时间: 2025-05-01 21:4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3:05
光笔:光笔是一种电子输入设备,通常用于触摸屏或图形输入板,允许用户通过笔尖在屏幕上直接书写或绘图。它利用光感应技术来检测笔尖的位置,从而实现与电子设备的交互。
光笔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末,随着触摸屏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普及。最初,光笔主要用于专业的图形输入板,后来随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兴起,光笔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输入工具。
在现代社会,光笔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商业和创意产业,提高了信息交互的效率和便捷性。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远程教学和会议中光笔的使用频率大幅增加。
光笔给我带来的联想是高效和科技感。它象征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让我感受到信息时代的便捷和创新。
在我的工作中,光笔是我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是做笔记、绘图还是演示,光笔都提供了流畅的书写体验和精确的控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光笔:
光笔轻触屏幕,
绘出星辰与梦想。
每一划,皆是未来。
光笔在屏幕上滑动时,发出的轻微触碰声和屏幕上随之出现的线条,给人一种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美感。
在不同语言中,光笔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使用场景大致相似。例如,在日语中,光笔被称为「光ペン」。
光笔作为一种现代科技产品,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光笔的便捷性和多功能性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1.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2.
【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 、 《礼记·曲礼》-史载笔,士载言。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不能竟书而搁笔。
【组词】
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 笔帕之敬、 笔楮难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