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7:50
词汇“燕娥”是一个相对较少见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古典文学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燕娥”进行深入分析:
“燕娥”字面意思是指美丽的女子,其中“燕”通常指燕子,象征着轻盈、灵巧和美丽,而“娥”则是古代对美女的称呼。因此,“燕娥”可以理解为形容女子美丽如燕子般轻盈、灵巧。
在文学语境中,“燕娥”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和气质,尤其是在诗词中。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中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里的“燕娥”可能指的是仙女般的美丽女子。
“燕娥”一词的词源较为古典,主要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燕子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生活,而“娥”则是对美女的尊称。因此,“燕娥”在文化上承载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女性美的赞美。
提到“燕娥”,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典文学中的美丽女子形象,以及那种优雅、灵动的气质。这种联想往往带有一种浪漫和诗意的情感。
在现代生活中,“燕娥”这个词汇的使用相对较少,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创作或古典文化研究中,它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词汇。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燕娥舞袖轻,月下影婆娑。”
视觉上,“燕娥”可能让人联想到古典绘画中的美丽女子,或是燕子在空中飞翔的轻盈姿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典音乐中的柔和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燕娥”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美丽的女子”在各种文化中都有相应的词汇。
“燕娥”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古典美感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创作和古典文化研究中仍具有一定的价值。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娥】
(形声。从女,我声。本义:女子容貌美好。常“娥媌”、“娥娥”、“娥姣”等连用,形容女子美貌) 同本义。
【引证】
《列子·周穆王》。注:“妖好也。”-娥媌靡曼者。
【组词】
娥姣、 娥苗
传说中尧女舜妻的字。
【引证】
《说文》-娥,帝尧之女舜妻娥皇字也。秦晋谓好曰姪娥。
【组词】
娥皇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