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1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6:45
词汇“梳沐”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梳”和“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梳沐”进行深入分析。
“梳沐”字面意思是指梳洗,即用梳子梳理头发和用水清洗身体。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个人卫生活动,特别是早晨起床后的清洁活动。
“梳”字源自古代的梳子,而“沐”字则与水洗有关。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清洁活动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梳沐”这个词汇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梳沐被视为一种礼仪和自我修养的体现。早晨的梳沐活动也被认为是一种开始新一天的仪式。
“梳沐”这个词给人一种清新、整洁的感觉,联想到清晨的宁静和个人的自律。
在日常生活中,梳沐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活动,它不仅关乎个人卫生,也与自我形象和心情有关。
在诗歌中,可以将“梳沐”融入描述清晨的场景:“晨光洒落,她在窗前梳沐,发丝如瀑,心随风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宁静的早晨,一个人在窗前梳沐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水流声和梳子梳理头发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梳沐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清洁和自我照顾的意义是普遍的。
“梳沐”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它涵盖了个人卫生、自我照顾和日常仪式等多个层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梳】
(形声。从木,疏省声。本义: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梳,理发也。 、 《广雅》-梳,栉也。 、 《释名》-梳,言其齿疏也。 、 《新唐书·吴兢传》-朝有讽谏,犹发之有梳。
【组词】
木梳;梳枇、 梳掠、 梳行、 梳背、 梳掌
用梳整理头发。
【引证】
杨雄《长杨赋》-头蓬不暇梳。 、 《明史·洪钟传》-贼如梳,军如篦。 、 唐·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 清·袁枚《祭妹文》-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
【组词】
梳云、 梳裹、 梳沐、 梳雪、 梳栉
2.
【沐】
(形声。从水,木声。本义:洗头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沐,濯发也。 、 《诗·小雅·采绿》-予发曲局,薄言归沫。 、 《周礼·宫人》-共王之沐浴。 、 《左传》-沐则心覆。 、 《公羊传·隐公八年》-诸侯皆有汤沐之邑也。 、 《礼记·檀弓》-夫子助之沫椁。 、 《论衡·讥日》-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实等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组词】
沐发、 沐澡、 沐濯、 沐芳、 沐巾、 沐盆、 栉风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