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0:55
梳栉(shū zh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梳理头发的工具,通常由多个并排的齿组成,用于整理和梳理头发。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主要用于描述这种工具本身,或者在比喻意义上指整理、梳理事物的顺序或结构。
在文学作品中,“梳栉”可能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整理思绪或事物的过程,如“心灵的梳栉”可能指心灵的整理和净化。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语境下,如讨论美发工具时。在专业领域,如美发行业,这个词则是一个常用术语。
同义词:梳子、篦子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考虑“混乱”或“无序”等词,因为“梳栉”通常与整理和有序相关。
“梳栉”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其构成部分“梳”和“栉”在古代汉语中都有梳理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主要保留了其字面意义,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更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专业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梳栉不仅是日常用品,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古代妇女的梳栉常常作为嫁妆的一部分,象征着女性的美丽和家庭的和谐。
提到“梳栉”,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早晨、个人护理的细致过程,或者是传统文化的温馨画面。这个词给人一种温和、有序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梳栉可能不常被提及,除非在特定的美发或个人护理的语境中。例如,在选择美发工具时,可能会考虑使用梳栉来达到更好的梳理效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光如梳栉,轻轻梳理着大地的发丝。”
视觉上,梳栉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排列的齿,或者是梳理头发时的流畅动作。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梳理头发时的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梳理头发的工具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但基本功能相似。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工具通常被称为“comb”。
“梳栉”这个词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中仍有其独特的价值。了解其字面意义、文化背景和比喻用法,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梳】
(形声。从木,疏省声。本义: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梳,理发也。 、 《广雅》-梳,栉也。 、 《释名》-梳,言其齿疏也。 、 《新唐书·吴兢传》-朝有讽谏,犹发之有梳。
【组词】
木梳;梳枇、 梳掠、 梳行、 梳背、 梳掌
用梳整理头发。
【引证】
杨雄《长杨赋》-头蓬不暇梳。 、 《明史·洪钟传》-贼如梳,军如篦。 、 唐·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 清·袁枚《祭妹文》-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
【组词】
梳云、 梳裹、 梳沐、 梳雪、 梳栉
2.
【栉】
(形声。从木,节声。本义:梳子、篦子的总称)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疏:“比密曰栉,尤密者曰茝。”-栉,梳比之总名也。 、 《仪礼·士冠礼》-奠纚笄栉于筵南端。 、 《仪礼·丧服礼》。注:“以栉之木为笄或曰棒笄。”-恶笄者,栉笄也。 、 《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 《庄子·寓言》-妻执巾栉。
【组词】
栉佩、 栉珥、 栉栉、 栉密
用梳子梳头发。
【引证】
白居易《与元九书》-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
【组词】
栉工、 栉束、 栉冠、 栉掠、 栉梳、 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