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3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30:22
梳子:一种用于整理头发或毛发的工具,通常由一系列平行的齿构成,固定在一个手柄上。梳子可以用于梳理、造型、清洁头发等。
梳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最早的梳子可能是由骨头、木头或象牙制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梳子的材料和设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从简单的工具变成了具有装饰性和功能性的物品。
在许多文化中,梳子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在**传统文化中,梳子常常作为礼物赠送给新娘,象征着美丽和幸福。
梳子常常让人联想到日常生活的秩序和整洁,也可能唤起对家庭和传统的温馨回忆。
个人经历中,梳子是每天早晨必不可少的工具,帮助我整理头发,开始新的一天。
在诗歌中,梳子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梳理着岁月的痕迹:
岁月如梳,细细梳理, 每一根发丝,都是过往的记忆。
看到梳子,可能会联想到梳理头发时的轻柔声音,以及镜子前自我整理的场景。
在不同文化中,梳子的使用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印度文化中,梳子是婚礼中重要的物品,象征着新婚夫妇的结合。
梳子作为一个日常用品,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着文化和情感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深度。
1.
【梳】
(形声。从木,疏省声。本义: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梳,理发也。 、 《广雅》-梳,栉也。 、 《释名》-梳,言其齿疏也。 、 《新唐书·吴兢传》-朝有讽谏,犹发之有梳。
【组词】
木梳;梳枇、 梳掠、 梳行、 梳背、 梳掌
用梳整理头发。
【引证】
杨雄《长杨赋》-头蓬不暇梳。 、 《明史·洪钟传》-贼如梳,军如篦。 、 唐·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 清·袁枚《祭妹文》-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
【组词】
梳云、 梳裹、 梳沐、 梳雪、 梳栉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