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5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51:36
涉讼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涉及诉讼”。它指的是某人或某组织因为某种原因而卷入法律诉讼中,可能作为原告、被告或其他诉讼参与方。
在法律专业领域,涉讼 是一个常用词汇,用于描述任何涉及法律程序的情况。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绘紧张或冲突的场景,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简单地指代“打官司”。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情感色彩。例如,“打官司”可能带有更强烈的对抗性,而“诉讼”则更正式和客观。
涉讼 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涉”意味着涉及或卷入,“讼”意味着诉讼或争讼。在古代汉语中,“讼”字已有诉讼的含义,而“涉”字则逐渐演变为表示涉及的动作。
在文化中,诉讼往往被视为最后的解决手段,因为它通常涉及高成本和长时间的纠纷。因此,涉讼** 这个词往往带有负面含义,暗示着冲突和不确定性。
涉讼 这个词可能引起人们的紧张和不安,因为它涉及到法律程序和可能的负面后果。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律师、法庭和判决。
在个人生活中,涉讼 可能与家庭纠纷、交通事故或商业争议等经历相关。例如,某人可能因为房产问题而涉讼,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生活质量。
在诗歌中,涉讼 可以用来描绘冲突和斗争的场景:
法律的战场,涉讼的身影, 正义与权谋,交织成网。 法庭之上,言辞如剑, 胜败之间,命运摇摆。
涉讼 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的场景,如法官的锤声、律师的辩论声和证人的证词。视觉上,可能联想到法庭的庄严氛围和法律文件的堆叠。
在英语中,涉讼 可以对应为“involve in a lawsuit”或“litigation”。不同文化对诉讼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涉讼 这个词在任何文化中都意味着涉及法律程序。
涉讼 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术语,它不仅在专业领域中使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法律程序和社会冲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沟通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涉】
(会意。从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趟水过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涉,徒行濿水也。 、 《尔雅》。注:“无舟而渡水曰徒涉。”-冯河,徒涉也。 、 《释水》-繇膝以上为涉。 、 《方言七》-过度谓之涉济。 、 《诗·卫风·氓》-送子涉淇。 、 《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
【组词】
涉水登山、 涉浅、 涉厉、 跋山涉水
2.
【讼】
(形声。从言,公声。从言的字与讲话有关。本义:争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讼,争也。…以手曰争,以言曰讼。 、 《易·杂卦》-讼不亲也。 、 《易·序卦》-饮食必有讼。 、 《后汉书·曹褒传》-会礼之家,名为聚讼。
【组词】
聚颂纷纭;讼辩、 讼斗、 讼怨、 讼直、 讼争、 讼罪、 讼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