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8: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8:33:40
涉禽:这个词汇指的是一类鸟类,它们的特点是腿长、颈长、嘴长,适合在浅水或湿地中觅食。这类鸟类通常包括鹭、鹤、鹳等。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涉禽常常被用来象征孤独、高洁或长寿。例如,在古典诗词中,鹤常被用来比喻君子或长寿。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涉禽可能不常被直接提及,但相关的鸟类如鹭或鹤可能会被讨论,尤其是在观鸟爱好者或自然爱好者的对话中。 专业领域*:在生态学、鸟类学等专业领域,涉禽是一个重要的分类,研究者会详细探讨它们的生态性、分布范围等。
同义词:水鸟、湿地鸟类 反义词:陆禽(如鸡、鸭等不擅长在水中活动的鸟类)
词源:涉禽一词源于汉语,“涉”意为涉水,“禽”指鸟类。 演变:随着生态学和鸟类学的发展,涉禽的定义和分类也在不断细化,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涉禽如鹤、鹭等常被赋予吉祥、高洁的象征意义。在西方文化中,涉禽如鹳常与送子传说相关联。
涉禽给人以优雅、宁静的印象,它们的形象常与自然之美、和谐共生相联系。
在观鸟旅行中,我曾亲眼目睹一群白鹭在晨光中涉水觅食,那景象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涉禽:
晨曦中,白鹭翩翩,
涉水而行,宛如仙子。
长颈轻摆,羽翼如雪,
在湿地之歌中,翩然起舞。
涉禽的形象常与宁静的湖泊、晨曦中的湿地相联系,它们的叫声清脆悠扬,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
在不同文化中,涉禽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在**,鹤象征长寿和高洁;在西方,鹳常与送子传说相关。
涉禽这个词汇不仅在生态学和鸟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化和艺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涉禽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然与文化的交融,以及语言在表达这些复杂关系中的作用。
1.
【涉】
(会意。从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趟水过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涉,徒行濿水也。 、 《尔雅》。注:“无舟而渡水曰徒涉。”-冯河,徒涉也。 、 《释水》-繇膝以上为涉。 、 《方言七》-过度谓之涉济。 、 《诗·卫风·氓》-送子涉淇。 、 《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
【组词】
涉水登山、 涉浅、 涉厉、 跋山涉水
2.
【禽】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禽,走兽总名。 、 《白虎通》-禽者何?鸟兽之总名 、 《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 《列子·黄帝》-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 、 《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鴈。凡鸟兽未孕曰禽。”-六禽。 、 《孟子·滕文公下》-终日而不获一禽。 、 《三国志·华陀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 汉·王充《论衡·遭虎》-虎亦诸禽之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