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6:00
“本纪”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史书的编纂中。它指的是记载帝王或重要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篇章,通常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详细记录其政治活动、军事行动、文化成就等。在《史记》等古代史书中,“本纪”是全书的核心部分,用以展现历史的主线。
在文学领域,“本纪”常用于指代史书中对帝王或重要人物的详细记载,如《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文学研究等专业领域,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本纪”一词源于**古代的史书编纂传统,最早见于《史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史书编纂中,其具体内容和形式有所变化。
在**古代,史书的编纂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文化活动,“本纪”作为史书的核心部分,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历史记录的重视和对帝王权威的尊崇。它不仅是历史资料的汇集,也是政治宣传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
“本纪”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庄重、严肃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深远。它不仅是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也是普通读者了解古代历史的重要途径。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我经常接触到“本纪”这个词汇。通过对“本纪”的研究,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帝王的治国策略和历史的背景。
在创作历史题材的小说时,我尝试将“本纪”的写作风格融入其中,通过详细的时间线和**描述,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和厚重感。
想象一幅古代史官在竹简上书写“本纪”的画面,或是听到古琴的悠扬旋律,这些都能让人联想到“本纪”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在西方史学中,类似“本纪”的概念可以对应到“biography”(传记),但“本纪”更侧重于帝王或重要人物的官方记载,而“biography”则更广泛地指代任何人物的生平记录。
“本纪”这个词汇在*古代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历史记录的方式,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对“本纪”的学和理解,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对于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专业词汇有助于提升对特定领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1.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2.
【纪】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纪,别丝也。 、 《白虎通》-三纲六纪。纪者,理也。 、 《礼记·礼器》。注:“丝缕之数有纪。”-众之纪也。 、 《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 、 《淮南子·泰族训》-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