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2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5:28
词汇“本管”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性较强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本”通常指原本、根本,而“管”可以指管理、管辖。因此,“本管”可能指的是原本的管理范围或管辖区域。
“本管”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可能是指原本的管理或管辖范围。
在文学作品中,“本管”可能用于描述某个地方或领域的原始管理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历史、法律或行政管理中,可能会提及“本管”来指代特定的管辖区域。
“本管”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某个地区的原始或主要管理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被更为现代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系中,“本管”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区的核心管理机构,负责该地区的日常行政事务。
对于我来说,“本管”带有一种历史感和权威感,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行政体系和官员的职责。
在我的生活中,我并未遇到与“本管”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但这个词汇让我对古代的行政管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本管”:
古道边,本管之地,
官员策马,尘土飞扬。
岁月流转,今非昔比,
唯余历史,静静诉说。
想象一幅古代官员巡视本管之地的画面,马蹄声、官员的命令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历史的回响。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本管”的词汇,但类似的行政管理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通过对“本管”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古代行政管理的概念和其在历史中的作用。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在理解**古代行政体系时,具有一定的价值。
1.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2.
【管】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引证】
《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 《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 、 《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建钟鼓,列管弦。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组词】
管色、 管儿、 管弦、 管说、 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