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9:28
“回神”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从恍惚或失神的状态中恢复过来,重新集中注意力或意识。基本含义是指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分心或精神不集中后,重新找回自己的意识和思考能力。
“回神”一词源于汉语,由“回”和“神”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回”有返回、回归的意思,“神”指精神、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从失神状态中恢复的过程。
在文化中,“回神”常被用来形容人在经历重大变故或情感波动后,逐渐恢复平静和理智的过程。这种表达体现了人对于心理和情感状态的关注和理解。
“回神”这个词给人一种从迷茫到清晰,从混乱到有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经历了一段困惑或迷失后,终于找到了方向和答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回神”来形容自己在长时间工作或学*后,突然意识到自己需要休息或调整状态的时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回神”:
在梦的边缘徘徊,
回神于现实的温暖。
“回神”这个词让人联想到一个人从模糊的梦境中醒来,逐渐看清周围的环境。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从朦胧的雾中走出,眼前逐渐清晰。听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从沉睡中醒来,耳边逐渐响起现实世界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me to one's senses”或“snap out of it”,都表达了从失神或迷茫状态中恢复的意思。
“回神”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形象和生动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心理过程,还蕴含了人们对心理状态的关注和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精确。
1.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回,转也。 、 《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 、 《荀子·儒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 、 《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 唐·杜枚《阿房宫赋》-廊腰缦回。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组词】
回湍、 回倒、 回纡、 回极
2.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