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2:57
“儿媳妇儿”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儿子的妻子。在家庭关系中,她通常是家庭成员之一,与公公、婆婆、丈夫及其可能的子女共同生活。
“儿媳妇儿”一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结构反映了汉语的构词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和关系也在变化,这个词的使用和含义可能会有所调整。
在**传统文化中,儿媳妇儿往往被期望承担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包括照顾老人和子女。随着现代社会的变化,这种角色的期望和实际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
提到“儿媳妇儿”,可能会联想到家庭和谐、代际沟通或是家庭内部的矛盾和挑战。这个词可能引发对家庭关系复杂性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儿媳妇儿可能是家庭聚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的行为和态度可能会影响整个家庭的氛围。
在诗歌中,可以将“儿媳妇儿”描绘为一个温柔的照顾者,或是家庭和谐的象征。
想象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儿媳妇儿在厨房忙碌,孩子们在旁边嬉戏,这样的画面可能会带来温暖和幸福的感觉。
在不同文化中,如西方文化中的“daughter-in-law”,虽然基本含义相同,但在家庭角色和期望上可能存在差异。
“儿媳妇儿”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了解和使用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家庭关系和社会结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沟通的准确性和深度。
1.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
2.
【媳】
儿子的配偶
【组词】
贤媳、 童养媳、 令媳、 小媳
弟弟及晚辈亲属之妻
【组词】
孙媳、 弟媳
3.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 、 《广雅》-女子谓之妇人。 、 《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妇人侠床。 、 《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组词】
少妇;孕妇;媳妇;妇驵、 妇政、 妇人家
4.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