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5:46
词汇“才朽形秽”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深意的表达。
综合起来,“才朽形秽”形容一个人虽然有才华,但因为外在形象或行为的不端,使得其才华被忽视或贬低。
“才朽形秽”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随着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在古代,人们更注重德行与才华的结合,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全面评价。
在**传统文化中,德行与才华并重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因此,“才朽形秽”这个成语体现了社会对个人全面素质的期待和评价。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遗憾和批评的情感,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某些外在原因而未能充分发挥才华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才华横溢但因为某些原因不被社会接受的人,这时“才朽形秽”这个成语就能很好地描述这种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才朽形秽叹奈何,风华绝代竟成过。”
想象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因为不修边幅的形象而被人忽视,这种对比可以引发强烈的视觉和情感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diamond in the rough”,意指一个有潜力但尚未被完全发掘和认可的人。
“才朽形秽”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应该全面考虑其才华和德行,避免因为某些外在因素而忽视其内在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丰富了我们对人才评价的理解。
恽才朽形秽,文质无所底。
1.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2.
【朽】
(形声。从木,丂(kǎo)声。本义:腐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朽,腐也。 、 《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荼蓼朽止。 、 《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其臭朽。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组词】
朽索、 朽壤、 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
3.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
4.
【秽】
(形声。从禾,岁声。本义:荒废;长满野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秽,芜也。从草,岁声。字亦作秽。 、 《荀子·王霸》-涂薉则塞。 、 《荀子·大略》-国之薉孽也。 、 《考工记·总目》注-粤地涂泥多草薉。 、 《文选·班固·西都》-并稻潜秽。 、 《荀子·富国》-民贫,则田瘠以秽。
【组词】
秽草、 秽荒、 秽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