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1:17
词汇“猱儿”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现代使用语境,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可能会受到限制。以下是基于现有信息的分析:
“猱儿”的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一种动物,特别是指猴子或猿类。在一些方言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人的某种行为或特征,类似于“调皮”或“机灵”。
由于“猱儿”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有描述动物或人物行为的场景中出现。
“猱儿”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汉语,具体的历史演变和在语言中的变化需要查阅更多的古代文献和方言资料。
在某些地区的文化中,“猱儿”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活泼好动、机智灵活的人。这种用法可能与当地对猴子或猿类的观察和理解有关。
对于一些人来说,“猱儿”可能会引起对自然界中猴子或猿类的联想,带来一种活泼、有趣的情感反应。
由于“猱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可能较少。
在创作中,可以将“猱儿”用于描述一个机灵、活泼的角色,或者在描绘自然场景时提及。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猴子或猿类的形象,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从而引发对“猱儿”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形容猴子或猿类,以及它们的行为特征。
“猱儿”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
【猱】
兽名 。猿属。身体便捷,善攀援。又名“狨”或“猕猴”。
【引证】
《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
【组词】
猱升
形容轻捷、轻快。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猱进鸷击。
【组词】
猱进、 猱援、 猱狞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