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4:59
词汇“坐靡廪饩”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献,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坐靡廪饩”字面意思是指坐着就能消耗掉仓库中的粮食。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种行为极其浪费,不事生产却大量消耗资源。
“坐靡廪饩”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很少有人使用。
在古代社会,粮食是重要的资源,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节约和勤劳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负面情感,联想到的是懒惰和浪费,与现代社会倡导的节约和效率相悖。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需要使用这个成语的场合,因为它过于文言和生僻。
在创作中,可以将这个成语用于讽刺那些不劳而获、浪费资源的人物或行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懒散的人坐在仓库中,周围是散落的粮食,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live off the fat of the land”(过着奢侈的生活)可以与之类比。
“坐靡廪饩”这个成语虽然不常使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节约和勤劳的价值观,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演变有一定的价值。在现代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文化知识。
若乃反复淹绵,坐靡廪饩,臣罪益深,亦非朝廷用人之意矣。
1.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
2.
【靡】
(形声。从非,麻声(mǐ)。本义:无;没有)。
同本义 。
【引证】
《尔雅》-靡,无也。 、 《诗·小雅·采薇》-靡室靡家。 、 《诗·邶风·泉水》-靡日不思。 、 《战国策·秦策》-靡不有初。 、 《聊斋志异·促织》-靡计不施。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靡不毕现。
【组词】
靡有孑遗
3.
【廪】
(会意兼象形。从人回,象屋形,中有户牖。又作“廪”。“廪”是俗字。本义:米仓)。
同本义。
【引证】
《诗·周颂·丰年》-亦有高廪。 、 《周礼·廪人》注-盛米曰廩。 、 《荀子·荣辱》。注:“圆曰囷,方曰廪。”-余刀布,有囷廪。 、 《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廪者,粢盛委之所藏也。 、 《汉书·五行志》-御廪,夫人八妾所舂米,藏以奉宗庙也。 、 《荀子·富国》注-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 《孟子·万章上》-父母使舜完廪。 、 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组词】
廪囷、 廪粟、 廪庚
4.
【饩】
(形声。从食,气声。字本作“氣”。本义:赠送人的谷物)。
同本义。
【引证】
《北史》-常从容上席,资饩甚厚。
【组词】
饩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