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3:45
词汇“坐首”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可能的含义来进行分析。
假设“坐首”是一个组合词,可能的含义是“坐在首位”或“占据首位”。字面意思是指某人坐在某个位置的最高或最重要的位置上。
由于“坐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坐”和“首”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坐在首位。
在尊卑有序的文化中,“坐首”可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权威和地位。
“坐首”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力、尊重和领导力,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
在组织活动或会议时,确保合适的人“坐首”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用“坐首”来形容自然界中的高山或大树,如“巍峨的山峰坐首群山之巅”。
想象一个会议室中,重要人物坐在首位,周围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庄重的背景音乐。
在不同文化中,“坐首”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坐在首位可能代表领导或权威,而在某些东方文化中,可能还包含更多的礼仪和尊重的含义。
虽然“坐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某人占据重要或最高的位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
2.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