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9:3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9:33:33
“人中”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人的中间部分。在医学和面相学中,特指位于鼻下唇上正中的一个凹痕,是中医面诊中的一个重要部位,与人体的健康状况有关。
“人中”一词源自古代中医学和面相学,其概念和应用一直延续至今。在古代文献中,如《黄帝内经》等,已有关于人中的描述和应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中与面相学紧密相关,被认为是一个人命运和性格的象征。在现代社会,随着美容整形行业的发展,人中的形态也成为美容讨论的一部分。
提到“人中”,可能会联想到中医的神秘和面相学的玄妙,也可能与美容整形的话题相关,带来一种对美的追求和改变的期待。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较少直接使用“人中”这一词汇,但在涉及中医、面相学或美容整形的话题时,可能会提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人中深似命运的沟壑,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生命的秘密。”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人中”这一概念的词汇,但在面相学和医学中,类似的特定部位分析也存在。
“人中”作为一个特定部位的词汇,在中医学和面相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现代社会,它也与美容整形话题相关。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现象。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