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0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01:29
“人世间”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人类生活的世界或社会。它强调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和环境,通常用来描述与人类生活、情感、经历相关的场景或状态。
“人世间”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人”和“世间”两个词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世间”指的是世界或社会,而“人世间”则特指人类活动的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人世间”常常与“天道”相对,强调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也常被用来表达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人世间”这个词给我一种深沉、宏大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人生的起伏、社会的变迁和个体的命运。它激发了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人世间”来形容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纷繁的社会现象。它帮助我更好地表达了对这些现象的感慨和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人世间的灯火,照亮了前行的路,也映照出内心的孤独。”
在英语中,“人世间”可以对应为“the world of humans”或“the human world”,但这些表达在情感色彩和语境上可能不如“人世间”丰富。
“人世间”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人类社会,还激发了我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
【间】
(会意。古写作“閒”,“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jiàn) 本义:门缝)。
同本义。泛指缝隙;空隙。
【引证】
《说文》-閒,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 、 《墨子经》-有閒中也。又,閒不及旁也。 、 《孟子》-其閒不能以寸。 、 、 《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 、 、 宋·文天祥《 后序》-得间奔真州。
【组词】
间出、 间缺、 间蹊、 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