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4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49:47
“昏聩无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人头脑不清醒,缺乏能力,无法做出明智的决策或有效地执行任务。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智力或能力上的严重不足,尤其是在需要判断或行动的关键时刻。
在文学作品中,“昏聩无能”常用来讽刺或批评那些在政治、社会或家庭中担任重要角色却表现不佳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愚蠢行为或决策。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无法有效领导或管理团队的个体。
“昏聩无能”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用来形容人的智力和能力的严重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昏聩无能”常被用来批评那些在政治或社会中担任重要角色却表现不佳的人物。这个词汇反映了社会对于领导者和决策者的高期望和严格要求。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失败、无能和不负责任。它可能引发对那些在关键时刻表现不佳的人的批评和失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领导在危机时刻表现出昏聩无能,导致团队陷入混乱。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实际含义和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决策如同夜幕下的迷雾,昏聩无能,让光明渐行渐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迷茫的人物在混乱的场景中,无法找到方向。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段低沉、混乱的旋律,来表达昏聩无能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competent and foolish”,但“昏聩无能”更具有文化特色和历史深度。
“昏聩无能”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的智力和能力不足时非常有力。它不仅是一个批评工具,也是一个反映社会期望和价值观的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准确传达我的思想和情感非常重要。
我们不能提拔那些~的人当干部。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聩】
先天性耳聋。后泛指耳聋。
【引证】
《说文》-聩,生而聋也。从耳,贵声。 、 《东坡志林》-蕲州庞君安常善医则聩。 、 《国语·晋语四》-聋聩不可使听。
【组词】
聩眊
昏聩,不明事理。
【引证】
皮日休《耳箴》-近愚则聩。 、 孔尚任《桃花扇》-开聋启聩。
【组词】
聩聩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