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1:39
“昏虐”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昏”和“虐”两个字组成。其中,“昏”通常指昏暗、不明或糊涂,而“虐”则指残暴、不人道的行为。结合起来,“昏虐”字面意思是指因昏暗或糊涂而导致的残暴行为,或者指在不明智的状态下进行的虐待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昏虐”可能用来形容一个统治者或领导者在不明智或昏庸的状态下对人民进行的残暴统治。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情绪失控或判断力下降时的不当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某些社会现象或个体行为中的非理性虐待。
“昏虐”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但其具体词源不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主要用来形容不明智或昏庸状态下的残暴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昏虐的君王或领导者常常被视为国家的祸害,他们的行为会导致民不聊生,社会动荡。因此,这个词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用以批判那些不称职的统治者。
“昏虐”这个词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正、痛苦和灾难。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历史上的暴政和不人道行为的反思,以及对正义和仁慈的渴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昏虐”这个词,但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理智和同情心,避免因情绪失控而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昏虐的夜幕下,星辰也黯然失色,唯有心中的光明,照亮前行的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昏暗、压抑的场景,如一个暴君在昏暗的宫殿中施行暴政。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音乐或悲惨的哭声,增强昏虐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tyranny”(暴政)和“insanity”(疯狂)等词组合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昏虐”这个词深刻地揭示了不明智和残暴行为的结合,它在文学和社会批判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个词的学*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理智和仁慈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虐】
(会意。小篆字形。从虍(hǔ指虎头),爪人。即虎足反爪伤人。隶变后省略“人”字。本义:凶恶,残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虐,残也。 、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 、 《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组词】
虐世、 虐人、 虐暴、 虐焰、 虐行、 虐刻、 虐烈、 虐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