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0:3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0:30:26
昏话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昏暗的话语”或“模糊不清的言辞”。基本含义是指那些不清晰、难以理解或逻辑混乱的言论,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说话者可能缺乏理性或判断力。
在文学作品中,“昏话”可能用来形容角色在特定情绪或状态下说出的话,如醉酒或极度悲伤时。在口语中,这个词常用来批评某人的言论不切实际或荒谬。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逻辑学中,可能用来指代那些违反逻辑规则的陈述。
同义词:胡言、胡说、无稽之谈 反义词:明言、真理、确论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具体情境的使用。例如,“胡言”可能更偏向于无意识或无目的的说话,而“昏话”则强调言论的混乱和难以理解。
“昏话”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昏”(指昏暗、模糊)和“话”(指言语)组成。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并不常见,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描述不清晰或无逻辑的言论时。
在**文化中,清晰和逻辑性强的表达被视为重要的沟通技巧。因此,“昏话”作为一个贬义词,反映了社会对于有效沟通的重视。
使用“昏话”这个词时,我通常会感到困惑和不满,因为它暗示了沟通的失败和理解的障碍。这种词汇的使用可能会导致对话的紧张或冲突。
在日常生活中,我尽量避免使用“昏话”这个词,因为它可能会伤害他人的感情。相反,我会尝试用更温和的方式指出对方言论中的问题,以促进更有效的沟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辰黯淡,人间昏话,如风过耳,不留痕迹。”
视觉上,“昏话”可能让人联想到模糊的文字或难以辨认的笔迹。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嘈杂或混乱的声音,难以捕捉到清晰的语句。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nonsense”或“gibberish”,它们也用来形容无意义或难以理解的言论,但语气和使用情境可能有所不同。
“昏话”这个词汇在描述不清晰或无逻辑的言论时非常有用,但它也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情境,有助于更准确和有效地进行沟通。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话】
(形声。从言,舌声。本义:言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话,合会善言也。 、 《左传·文公六年》-著之话言。 、 《左传·文公十八年》-不知话言。 、 《左传·襄公元年》-告之话言。 、 《诗·大雅·板》-出话不然。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心诚之话。
【组词】
话言、 话差、 话白儿、 话布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