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0:39
正取: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教育或招聘领域,指的是在选拔过程中被正式录取或选中的状态。字面意思是指“正式取得”或“正式获得”。
“正取”一词源于汉语,由“正”和“取”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正”有正式、正确的含义,“取”则表示取得、获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教育和招聘领域。
在,教育竞争激烈,“正取”一词常常与高考、大学录取等重要相关联,代表着学生和家长的努力和期望。在招聘领域,被正取意味着个人能力和资质得到了认可。
“正取”通常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如喜悦、自豪和安心。它象征着努力得到了回报,是个人成就的体现。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被心仪大学正取的喜悦,或是通过努力获得理想职位的满足感。
在诗歌中,可以将“正取”融入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努力的赞美:
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 正取梦想的彼岸, 扬帆远航,心之所向。
在英语中,“正取”可以对应为“officially accepted”或“formally admitted”。不同文化中,对于录取或招聘的正式认可都有类似的表达,但具体词汇和用法可能有所不同。
“正取”是一个在教育和招聘领域常用的词汇,代表着正式的认可和取得。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应用,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并在个人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理解和正确使用“正取”对于语言学*和表达都是有益的。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取】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 、 《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