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8:37
改弦易张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更换琴弦,调整弓的张力。基本含义是指改变方针、计划或方法,以适应新的情况或解决问题。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需要改变原有的做法或策略。
改弦易张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音乐理论。在古代,调整琴弦的张力是演奏前的重要步骤,以确保音准。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为改变策略或方法的比喻。
在**文化中,改弦易张强调了适应变化和灵活性的重要性。在社会变革或个人发展中,这个成语提醒人们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因为它强调了改变和进步的可能性。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不要害怕改变,而是要勇于创新和调整。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在职业发展中遇到过瓶颈,当时我决定改弦易张,学*新的技能并转换工作领域,最终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生活的琴弦上,
有时需改弦易张,
调整音符,变换旋律,
奏出新的希望之歌。
想象一个音乐家在舞台上调整琴弦的画面,或者听到一段音乐在调整音调后的变化,这些都可以与改弦易张的成语联系起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hange one's tune" 或 "shift gears",它们都传达了改变策略或方法的意思。
改弦易张 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成语,它不仅在语言上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而且在文化和哲学层面也提供了关于适应和变革的重要教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变化。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论》:“休以旧爱宿恩,任用兴布,不能拔进良才,改弦易张,虽志善好学,何益救知己乎?”
1.
【改】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改,更也。 、 《诗·郑风·缁文》-敝予又改为兮。 、 《公羊传·庄公三年》-盖改葬也。 、 《论语·雍也》-回也不改其乐。 、 《仪礼·乡射礼》。注:“更也。”-改取一个挟之。 、 《仪礼·士相见礼》-改居则请退可也。 、 《国语·鲁语下》-执政未改。 、 《楚辞·九章·怀沙》-前图未改。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组词】
改容加饰、 改适、 改教、 改律、 改视、 改节
2.
【弦】
(会意。左为“弓”,右为“丝”。弓弦是用丝做成的。本义:弓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弦,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 、 《文选·王文宪集序》-无待韦弦。 、 《韩非子·观行》-故佩弦以自急。 、 《淮南子·人间训》-引弦而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抚弦登陴。
【组词】
弦箭、 弦栝
3.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引证】
《列子·汤问》-寒暑易节。 、 《战国策·魏策》-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易寡人之璧。 、 《左传·哀公八年》-楚人围宋,易子而食。 、 李斯《谏逐客书》-移风易俗。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组词】
易筋经、 易箦、 易货、 易地、 易身
4.
【张】
帐幔,帷幕。 同: 帐
【引证】
《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 、 《史记·高祖本纪》-张饮三日。 、 《汉书·疏广传》-供张东都门外。
胀满。 同: 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 、 《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 、 《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