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7:31
词汇“人后”通常指的是在他人看不见或不在场的情况下。字面意思是指在人的背后或视线之外。基本含义涉及隐私、秘密或不公开的行为和讨论。
“人后”这个词源于汉语,直接由“人”和“后”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词源故事。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其基本含义。
在**文化中,“人后”常常与面子文化相关联,即在公开场合保持良好形象,而在私下处理问题或表达真实情感。
这个词可能引起一种隐秘或不诚实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行为。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在“人后”处理敏感问题的情况,比如私下解决家庭矛盾,以避免公开冲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人后的花园里,秘密的花朵静静绽放,不为世人所知。”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隐蔽的角落或阴影中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低语或悄悄话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hind someone's back”,意思是在某人背后做某事,通常带有负面含义。
“人后”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且含义明确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空间,也涉及了社会行为和心理状态。在学*语言和理解文化时,理解这个词的多种用法和含义是非常重要的。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