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6:24
毫厘:这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毫”和“厘”,都是长度单位。在古代,“毫”指的是千分之一寸,“厘”指的是百分之一寸。因此,“毫厘”合起来表示极小的长度或数量,通常用来比喻非常微小的差别或变化。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毫厘”常用来形容细微的差别,如在描述人物心理变化或发展的微妙之处时。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毫厘”来形容某人的判断或行为非常精确,或者某件事情的结果非常接近。 专业领域**:在科学、工程等领域,“毫厘”可能用于描述测量或计算的精确度。
同义词:细微、微小、纤细 反义词:巨大、庞大、宏大
“毫厘”一词源自古代**的度量衡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字面意义逐渐扩展,被用来比喻各种微小的差别或变化。
在**文化中,“毫厘”常与“千里”相对,形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成语,强调微小差错可能导致巨大错误,体现了对细节和精确性的重视。
“毫厘”这个词给人一种精确、细致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毫厘”来形容某人的工作非常细致,或者某件事情的结果非常接近完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毫厘之间,心事重重,一念之差,天涯海角。”
视觉上,“毫厘”可能让人联想到精密的仪器或细致的工艺品;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到钟表的滴答声,象征时间的精确流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hair's breadth”,意指极小的差距。
“毫厘”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用于描述物理上的微小长度,还广泛用于比喻各种微小的差别或变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毫厘”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精确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