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2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26:43
毫不犹豫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点也不犹豫”,指的是在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时没有任何迟疑或拖延。这个词汇强调了果断和迅速的特质。
在不同的语境中,毫不犹豫 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行为决策过程,也可以用来赞扬某人的勇气和决心。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情境的适用性,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毫不犹豫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毫不”和“犹豫”两个词组合而成,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它在中文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但在现代汉语中仍然非常常用。
在文化中,果断和迅速的决策常常被视为积极的品质,特别是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毫不犹豫** 这个词汇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勇气、决心和行动力。在表达时,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句的力量和说服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面对紧急医疗情况时,看到医生和护士们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风,毫不犹豫地穿过林间, 带走了夏日的炎热, 留下了秋天的凉爽。
视觉上,毫不犹豫 可能让人联想到快速移动的影子或果断的手势。听觉上,它可能与坚定的脚步声或果断的命令声相关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ithout hesitation" 或 "promptly",它们在语义上与毫不犹豫相似,但在文化和语用上可能有所不同。
毫不犹豫 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行为的速度和果断性,还传递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意图和情感。
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
我~地跳了进来,就再也不去了。
1.
【毫】
(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畜》-未成毫狗。
【组词】
毫光、 毫芒、 毫黍、 毫眉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犹】
(形声。从犬,酋(尤)声。本义:一种猿类动物)。
兽名。猴属,也叫“犹猢”,形如麂。
【引证】
《说文》。字亦作猷。-猶,愑属。 、 《尔雅》-犹如麂,善登木。 、 《释文》引《尸子》-犹,五尺大犬也。 、 《颜氏家训·书证》-犹,兽名也。 、 《史记·吕后纪》。索隐:“犹,猿类也。夘鼻长尾 ,性多疑。”-犹与未决。 、 《水经注》-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崖树,一腾百步,或三百丈,顺往倒返,乘空若飞。
4.
【豫】
(形声。从象,予声。本义:大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豫,象之大者。 、 《老子》。范应元注:“豫,象属。”-豫焉若冬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