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4:32
词汇“挥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没有找到确切的标准定义和广泛认可的用法。因此,我将基于该词汇的字面组合进行分析和推测。
“挥忽”由两个字组成:“挥”通常指挥动、挥舞,表示动作的迅速和有力;“忽”则有忽略、忽视或突然的意思。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挥忽”可能指的是一种快速且不经意的行为,或者是一种突然的、不加思索的动作。
由于“挥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来描述一种轻率或不经意的动作。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学术讨论中。
由于“挥忽”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创造性的使用:
由于“挥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临时创造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挥忽”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不拘小节或随性的态度。
这个词可能给人带来一种轻松或不严肃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一种随意或不拘束的行为。
由于“挥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更常见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挥忽”来创造一种轻松或不羁的氛围:
挥忽一瞥,世界在笑,
不经意的笔触,绘出自由的线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随意挥动手臂的画面,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快的旋律,增强这种随意的氛围。
由于“挥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
“挥忽”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可能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常用词汇更为重要,但探索和理解不常见词汇也能丰富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挥】
(形声。从手,军声。本义:抛洒、甩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挥,备也。 、 《周礼·考工记·幌氏》-而挥之,谓振去之也。 、 《礼记·曲礼》-饮玉爵者弗挥。 、 杜甫《北征》-挥涕恋行在,道八犹恍惚。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既而挥之。 、 《战国策·齐策》-挥汗成雨。
【组词】
挥涕、 挥尘、 挥墨
2.
【忽】
(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忽,忘也。 、 《广雅·释诂三》-忽,轻也。 、 《汉书·食货志》-奈何而忽。 、 《汉书·王嘉传》-忽于小过。 、 《汉书·东平思王宇传》-忽于道德。 、 《聊斋志异·促织》-不可忽也。
【组词】
疏忽;忽忘、 忽易、 忽睨、 忽怠、 忽慢、 忽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