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9:59
“搜肠润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搜寻肠子来润泽嘴唇,比喻费尽心思去寻找言辞或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沟通或表达情感。这个成语强调了在交流中对言辞的精心选择和修饰。
在文学作品中,“搜肠润吻”常用来形容作者或角色在写作或演讲时对语言的精细打磨。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表达观点或情感时非常用心和细致。在专业领域,如演讲、写作或公关,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对语言技巧的高度重视。
“搜肠润吻”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语言精细化的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形容语言精细化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语言的精细化和文雅被高度重视。因此,“搜肠润吻”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即在交流中追求语言的精确和美感。
这个成语给人以认真、细致和用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表达上不遗余力、追求完美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在准备公开课时,对每一句话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调整,这种搜肠润吻的态度让我深受启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搜肠润吻,诗句如流星划过夜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作家在昏黄的灯光下,认真地修改文稿,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对语言的敬畏和热爱。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olishing the words”或“crafting the message”,虽然不如“搜肠润吻”那样形象和富有诗意,但也传达了类似的精细化和用心。
“搜肠润吻”这个成语不仅是对语言精细化的赞美,也是对沟通艺术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对言辞负责,追求表达的精确和美感。
一椀喉吻润,两椀破孤闷,三椀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清·钱谦益《谢于昭远寄庙后茶》诗:“~如有灵,破闷祛烦不须猛。”
1.
【搜】
搜索;搜查。
【引证】
《方言二》-搜,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 、 《庄子·秋水》-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组词】
搜弊、 搜猜、 搜筒、 搜看、 搜阅、 搜山煮海、 搜伏、 搜刷
寻求。
【引证】
《梁书·孔休源传》-时太子詹事周捨撰《礼疑义》,自汉魏至于齐梁,并加搜采。
【组词】
搜剔、 搜遗、 搜须捉虱、 搜刷、 搜才、 搜句、 搜抉、 搜吟、 搜拔、 搜奇;搜采
2. 【肠】 (形声。从肉,昜(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
3.
【润】
(形声。从水, 闰(rùn)声。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润,水曰润下。 、 《广雅》-润,渍也。 、 《易·系辞》-润之以风雨。 、 《论衡·雷虚》-雨润万物。 、 《礼记·聘义》-温润而泽。 、 唐·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组词】
润一润喉咙;润下、 润雨、 润改、 润滋
4.
【吻】
(形声。从口,勿声。本义:嘴唇)。
同本义。
【引证】
《华严经音义》-吻,唇两角头边也。 、 左思《娇女诗》-黄吻澜漫赤。 、 马中锡《中山狼传》-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组词】
接吻;亲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