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1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15:59
“挥剑成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挥动剑就能形成一条河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武艺高强,力量惊人,或者比喻某种行为或决策的影响力极大,能够改变局势或环境。
在文学作品中,“挥剑成河”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非凡能力,如武侠小说中的高手。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夸张地描述某人的强大或某件事的影响力。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体育,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战术或技能的卓越。
同义词:
反义词:
“挥剑成河”并非传统成语,可能是现代创作的词汇,用以形容极端的力量或影响力。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剑气如虹”或“剑光如电”,都是形容剑术高超的词汇。
在**文化中,剑常常象征着武士的荣誉和力量。因此,“挥剑成河”这个成语也体现了对力量和能力的崇拜。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发挥最大的潜力。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联想到英雄气概和壮丽的场面。它激发了对力量和成就的向往,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权力和影响力的深思。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个关键时刻的决定或行动,如在工作中的一次重要决策,或者在个人生活中的一次勇敢尝试。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挥剑成河,星辰为之颤抖,英雄的剑锋,划破夜的寂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英勇的剑士在战场上挥剑,剑光如同河流一般流淌。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激昂的交响乐,增强这种力量和壮丽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挥剑如风”或“剑如闪电”,都是形容剑术高超的词汇。这些表达虽然在字面上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联想是相似的。
“挥剑成河”这个成语虽然不是传统成语,但它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能够生动地传达力量和影响力的概念。在学*语言和表达时,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
【挥】
(形声。从手,军声。本义:抛洒、甩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挥,备也。 、 《周礼·考工记·幌氏》-而挥之,谓振去之也。 、 《礼记·曲礼》-饮玉爵者弗挥。 、 杜甫《北征》-挥涕恋行在,道八犹恍惚。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既而挥之。 、 《战国策·齐策》-挥汗成雨。
【组词】
挥涕、 挥尘、 挥墨
2.
【剑】
(形声。从刀,佥(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今之匕首。”-劒,人所带兵也。 、 《管子》-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为剑。 、 《礼记·曲礼》-负剑辟咡诏之。 、 虞世南《从军行》-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
【组词】
剑锷、 剑首、 剑气
3.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4.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