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4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40:29
词汇“想夫怜”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想夫怜”字面意思是思念丈夫并感到怜悯。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女性对远行或不在身边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同情。
“想夫怜”这个成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词和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直接使用频率降低,但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仍然在现代汉语中有所体现。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和战争频繁,许多妇女的丈夫常常远行或从军,因此“想夫怜”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家庭分离和妇女的孤独情感。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思念,让人联想到古代妇女在窗前凝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期盼和担忧。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直接使用“想夫怜”较少,但类似的情感体验,如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仍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使用“想夫怜”来描绘一个角色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增添作品的情感深度。
结合古代绘画或音乐作品,如古筝曲《高山流水》,可以更好地体会“想夫怜”的情感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情感表达可能通过不同的词汇和艺术形式来体现,如西方的“longing”或“yearning”。
“想夫怜”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代人的情感世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韵味和文化内涵。
1.
【想】
(形声。心形相声。本义:想念;怀念;羡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想,冀思也。 、 杜甫《客居》-览物想故国。 、 苏轼《念奴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组词】
想似、 想思
2.
【夫】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引证】
《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3.
【怜】
(形声。从心,粦声。本义:哀怜,怜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憐,哀也。从心。粦声。字亦作怜。 、 《尔雅》-矜憐抚掩之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独不怜公子姊邪? 、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喜且怜之。 、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 、 清·袁枚《祭妹文》-所怜者。
【组词】
可怜、 怜见、 怜拯、 怜鉴、 怜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