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1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18:21
词汇“惰贫”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似乎是由两个汉字“惰”和“贫”组合而成的。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惰贫”可能指的是因为懒惰而导致的经济贫困状态。
由于“惰贫”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口语表达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懒惰而陷入贫困的状态。
由于“惰贫”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临时组合,用以表达特定的概念。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惰贫”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经济状况的人。它反映了社会对于个人责任和自我提升的期望。
“惰贫”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负面情感,如失望、无奈或批评。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缺乏动力和决心而无法改善自己生活状况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因为懒惰而陷入贫困,这时“惰贫”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描述他们的状态。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惰贫”作为一个象征,代表那些因为缺乏动力而无法实现梦想的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懒散的人坐在贫困的环境中,这样的画面可能会强化“惰贫”这个词汇的含义。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惰贫”这个词汇的表达,但类似的观念,即因为懒惰而导致贫困,可能在多种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惰贫”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探讨懒惰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社会现象。
1.
【惰】
(形声。从心,隋省声。本义:不恭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惰,不敬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 、 宋·苏轼《教战守策》-今者治平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
【组词】
惰傲、 惰慢、 惰肆、 惰骄、 惰偷
2.
【贫】
(会意兼形声。从贝从分,分亦声。“贝”是古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表示贫困。本义:缺少财物,贫困。与“富”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贫,财分少也。 、 《庄子·让王》-无财谓之贫。 、 《说苑·杂言》-贫者,士之常也。 、 《左传·昭公十四年》。疏:“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分贫振穷。 、 《论语》-贫而无谄。 、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楚人贫居。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组词】
贫难、 贫胎、 贫窭、 贫贱之交、 贫户、 贫交、 贫巷、 贫病、 贫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