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9 02:2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9 02:21:39
“坟典”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源自古代汉语,字面意思是指古代的典籍或经典文献。在古代,“坟”指的是古代的坟墓,而“典”则指经典或重要的文献。因此,“坟典”可以理解为古代遗留下来的重要文献或经典著作。
在文学语境中,“坟典”常用来指代古代的经典文献,如《诗经》、《尚书》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学术或文化讨论中,它可能会被提及,用以强调文献的古老和权威性。
“坟典”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坟”原指坟墓,后来引申为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典”则一直指经典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坟典”逐渐固定为指代古代经典文献的词汇。
在*文化中,“坟典”代表了古代智慧和文化遗产,是后世学和研究的重要对象。这些文献不仅记录了古代的历史和思想,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提到“坟典”,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智慧、历史的厚重感以及文化的传承。这种词汇往往带有一种庄严和尊敬的情感色彩。
在学*和研究**古代文学时,我经常接触到“坟典”这一概念,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的价值和意义。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文化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坟典”:
坟典之中,智慧如星, 照亮千年,文化的径。 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传承至今,不朽的篇。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学者在昏黄的灯光下,翻阅着古老的“坟典”,纸张的沙沙声和墨香弥漫在空气中,这种场景能唤起对古代文化的敬畏和向往。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代古代文献或经典,如拉丁语中的“classics”或希腊语中的“κλασικά”,它们都承载着类似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坟典”这一词汇虽然不常用于日常交流,但在学术和文化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帮助我们理解和尊重古代文化遗产。通过对“坟典”的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语言和文化的传承价值。
1.
【坟】
(形声。从土,贲(bēn)声。本义:大防)。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丘》-坟,大防。 、 《尔雅释地》-坟莫大于河坟。 、 《诗·周南·汝坟》。传:“大防也。”-遵彼汝坟。
2.
【典】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 、 《尔雅·释言》-典,经也。 、 《易·系辞》-不可为典要。 、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 《左传·昭公十五年》-司晋之典籍。 、 丘迟《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 、 《后汉书·张衡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组词】
药典;字典;释典、 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 典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