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9:48
词汇“感达”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组合词,由“感”和“达”两个字组成。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感达”可以理解为“感受并传达”的意思。其中,“感”指的是感知、感受,而“达”则指的是传达、表达。结合起来,“感达”可能指的是将个人的感受或体验通过某种方式传达给他人的行为或过程。
由于“感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人深刻地感受到某种情感并将其表达出来的情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可能会强调感受的深度和传达的准确性。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沟通学,它可能被用来讨论情感的感知和表达机制。
由于“感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常用词汇“感”和“达”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语境或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感达”可能被用来强调情感的真实性和表达的重要性。例如,在强调情感交流和共鸣的文化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有效的沟通方式。
“感达”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真诚的表达。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情感真实性和沟通效果的思考,以及对如何更好地传达自己感受的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机会使用或遇到“感达”这个词汇,尤其是在强调情感表达和沟通的场合。例如,在艺术创作、演讲或写作中,我们可能会尝试通过作品感达我们的情感和思想。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感达”来表达情感的深度和表达的准确性:
月光下,我感达了夜的静谧,
星辰间,我感达了宇宙的辽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作,其中艺术家通过色彩和线条感达了他对自然的感受。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首歌曲,通过旋律和歌词感达了歌手的情感。
由于“感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强调情感的感知和表达。
“感达”这个词汇强调了情感的感知和表达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增强沟通的效果。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情感交流的意义和价值。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达】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引证】
《说文》-达,行不相遇也。 、 《广雅》-达,通也。 、 《礼记·内则》-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 、 《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 、 《虞书》-达四聪。 、 《书·禹贡》-达于河。 、 《周礼·大宰》-七曰达吏。 、 《仪礼·士昏礼》-下达。 、 《礼记·中庸》-天下达道。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
【组词】
四通八达;达越、 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