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8:41
感觉器官是指生物体中专门用于接收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器官。在人类中,主要的感觉器官包括眼睛(视觉)、耳朵(听觉)、鼻子(嗅觉)、舌头(味觉)和皮肤(触觉)。
“感觉器官”一词源于拉丁语“organum”(工具)和“sentire”(感觉)。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逐渐专业化,主要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
在不同的文化中,感觉器官的重要性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眼睛被视为灵魂的窗户,而在其他文化中,耳朵可能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
提到感觉器官,我联想到的是人类与世界的连接和互动。它让我想到感官体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我们如何通过这些体验来理解世界。
在我的生活中,感觉器官的概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感官障碍者的挑战,并促使我更加珍惜和保护我的感官健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眼睛是星辰的镜子,耳朵是风的使者,感觉器官,连接我与无限。”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sense organs”和西班牙语的“órganos sensorial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
感觉器官是人类与外界互动的重要媒介,其研究不仅在科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化和个人层面上具有深远影响。通过对感觉器官的学习,我更加意识到感官体验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这对于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觉】
(形声。从见,学省声。本义:醒悟,明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觉,悟也。 、 《汉书·董贤传》-上欲起贤,未觉。 、 《汉书·邓通传》-觉而之渐台。 、 《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 、 《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叔术觉焉。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
【组词】
觉来、 觉悟;如梦初觉
3.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
4.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