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1:14
有神没气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有神态但没有生气”。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看起来有精神,但实际上缺乏活力或生命力,显得呆板或无生气。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民间口语逐渐演化而来。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到,更多是在近现代文学和口语中出现。
在**文化中,人们往往强调内外一致,因此“有神没气”这个成语反映了对于表面现象与内在实质不符的批评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失望或不满,因为它揭示了表面与实际的不一致,让人感到被欺骗或误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朋友,他总是打扮得很时尚,但做事却缺乏热情和动力,给人一种有神没气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走在繁华的街头,
衣着光鲜,神采奕奕,
但那双眼,却透露出,
有神没气的空洞。
想象一个穿着华丽的人在舞台上表演,但声音和动作缺乏情感投入,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有神没气”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 bark and no bite”,意指外表强硬但实际无行动或效果,与“有神没气”有一定的相似性。
“有神没气”这个成语在描述表面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时非常有用,它不仅揭示了现象,也提醒我们在评价人或事物时要深入了解其内在实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沟通更加精准和生动。
1. 【有】
2.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
3.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4.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