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4:21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幸福和困难时都要共同承担和分享。这个成语强调了团结和互助的精神,意味着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朋友或伙伴之间都应该共同面对,共享喜悦,共担风险。
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深厚的友情或团队精神,如在描述战友、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时。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人忠诚和坚定的承诺。在专业领域,如商业合作或团队建设中,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和共同承担责任的理念。
同义词:
反义词: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团结和互助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普及,成为表达深厚关系和共同责任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个成语正是这种文化价值观的体现,强调在社会关系中共同承担和分享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暖和安全感,让人联想到忠诚、信任和无私的友情。它鼓励人们在困难时刻互相支持,在成功时刻共同庆祝。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朋友的承诺,或者在团队合作中强调共同责任的重要性。例如,在组建一个项目团队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激励团队成员共同面对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风雨兼程路,有福同享时。
患难见真情,有祸同当志。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在风雨中并肩前行,或者在庆祝胜利时共同举杯。音乐上,可以联想到温暖、和谐的旋律,如古典音乐中的弦乐四重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 prosperity, our friends know us; in adversity, we know our friends.”(在顺境中,我们的朋友认识我们;在逆境中,我们认识我们的朋友。)这表达了相似的团结和互助的概念。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这个成语在强调团结和互助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要诚实和忠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深厚的情感和坚定的承诺。
郭沫若《屈原》第三幕:“子兰:我们将来一定要~,你高兴不高兴?”
1. 【有】
2.
【福】
(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引证】
《说文》。按,本作祜也。-福,祐也。 、 贾谊《道德说》-安利之谓福。 、 《荀子·天论》-师其类者谓之福。 、 《礼记·祭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 、 《易·晋》-受茲介福。 、 《诗·小雅·桑扈》-万福来求。 、 《诗·鲁颂·閟宫》-降福既多。 、 《韩非子·解老》-全寿富贵之谓福。 、 《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组词】
福泽、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福缘、 福寿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享】
(会意。本作“亯”。从“高”省,“曰”象进献熟物形。本义:祭献,上供。用物品进献人,供奉鬼神使其享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享,献也。 、 《诗·小雅·信南山》-享于祖考。 、 《诗·小雅·天保》-是用孝享。 、 《诗·小雅·楚茨》-以享以祀。 、 《考工记·玉人》-诸侯侯以享天子。 、 《易·随》-王用享于西山。 、 《礼记·祭法》-享尝乃止。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相夺予享。 、 《书·盘庚》-兹予大享于先王。 、 《西游记》-杀牛宰马,祭天享地。
【组词】
享厅、 享牛
5. 【有】
6.
【祸】
(形声。从示,楇(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禍,害也。神不福也。 、 《周礼·掌客》-禍灾杀礼。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禍兮福所倚。 、 《荀子·天论》-逆其类者谓之禍。 、 《论衡·累害》-来不由我,古谓之祸。 、 《韩非子·大体》-鱼无失水之祸。 、 《韩非子·十过》-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 《战国策·赵策》-近者祸及身。 、 《淮南子·人间训》-不能为祸。 、 明·魏禧《大铁椎传》-祸且及汝。 、 《资治通鉴》-祸至无日。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文人画士之祸。 、 《广东军务记》-祸及枯骨。
【组词】
祸基、 祸不旋踵、 祸至无日、 祸中有福
7. 【同】 ——见“胡同”hútòng。
8.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1. 【有福同享 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