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5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51:09
“丧气”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失去活力、精神萎靡不振的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遭遇挫折、失败或不幸后,表现出的一种消极、沮丧的情绪状态。
“丧气”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丧”意为失去,“气”指精神或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情绪状态,特别是在面对困难时的消极反应。
在**文化中,“丧气”常常与“晦气”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人们倾向于避免谈论或表现出丧气的状态,尤其是在公共场合。
“丧气”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灰暗、无助和失望。它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情绪,使人在面对困难时更加消极。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考试失败后感到丧气。那种感觉让我对未来感到迷茫,但最终通过调整心态和努力,我逐渐走出了那种消极的状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丧气”:
灰色的天空下,我独自徘徊,
心中的丧气如影随形。
但愿春风能吹散这阴霾,
让我重拾往日的欢笑。
在英语中,与“丧气”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downcast”或“depressed”。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同样用来形容人的消极情绪状态,但可能带有更强烈的医学或心理学色彩。
“丧气”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表达消极情绪的词汇。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而且在个人情感表达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同时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