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6:27
“渔经猎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钓鱼和打猎来体验和学经典和历史。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通过实践活动来增进知识和理解,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渔经猎史”可能被用来描述主人公通过自然和生活的体验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鼓励人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学新技能或知识。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实践经验在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渔经猎史”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古代*对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教育和学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学方法。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教育理念,强调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通过实际体验来获得知识和智慧的过程,激发人们对学*的热情和探索的欲望。
在个人学*过程中,我经常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渔经猎史”的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诗歌中,可以将“渔经猎史”融入到描述自然与学*的场景中,如:
在湖畔垂钓,心随波纹荡漾,
渔经猎史,智慧在指尖流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湖边钓鱼,同时阅读书籍,这样的画面传达了“渔经猎史”的意境。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自然的声音和书页翻动的声音,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实的学*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通过“learning by doing”或“experiential learning”来表达,强调通过实践来学*的重要性。
“渔经猎史”这个成语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有着重要的启示。它提醒我在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和应用。
进士王叡,渔经猎史之士也。
1.
【渔】
(会意。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捕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渔,捕鱼也。 、 《礼记·月令》-命渔师伐蛟,命渔师始渔。 、 《诗·鲡传》-獭祭鱼然后渔。 、 《淮南子·说林》-渔者走渊。 、 《汉书·王莽传》-以渔采为业。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组词】
渔樵、 渔采、 渔事、 渔弋、 渔泽、 渔矶、
2.
【经】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引证】
《韩非子》-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 、 《中国歌谣资料》-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
3.
【猎】
(形声。从犬,巤(liè)声。本义:打猎,捕捉禽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猎,放猎逐禽也。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 《礼记·月令》-执弓挟矢以猎。 、 《左传·宣公十一年》-楚蒍艾猎,字叔敖。 、 《太玄·毅》。注:“捕也。”-吏所猎也。 、 唐·王维《观猎》-将军猎渭城。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出猎。 、 《聊斋志异·促织》-教我猎虫所。
【组词】
猎火、 猎围、 猎士、 猎夫、 猎食
4.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