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1:30
“渔翁之利”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一个故事,字面意思是渔翁得到的利益。基本含义是指在两个或多个对立的势力争斗中,第三者不费力气地获得了利益。这个成语强调了意外的、不劳而获的好处。
在文学作品中,“渔翁之利”常用来描述一种戏剧性的转折,其中一个角色意外地从他人的冲突中获益。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意外地获得了好处,尤其是在不需要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政治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竞争环境中的非预期结果。
同义词:坐收渔利、不劳而获、意外之财 反义词:劳而无功、徒劳无益
“渔翁之利”源自《战国策·齐策二》中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渔翁在两个大鸟争斗时,意外地捡到了它们掉落的肉。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比喻在他人争斗中意外获益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强调了意外和非努力获得的好处。
在**文化中,“渔翁之利”反映了人们对意外好运的向往和对不劳而获的批判。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提醒人们,有时候最好的策略可能是保持中立,等待时机。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惊讶和羡慕,因为它描述了一种看似不公平但令人向往的情况。它也可能引发对运气和机遇在人生中作用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目睹过朋友在两个同事的争执中意外地获得了晋升机会,这正是“渔翁之利”的典型例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风暴的中心,渔翁静坐,不费吹灰之力,收获满船星辉。”
想象一个平静的湖面,渔翁坐在船上,周围是两只大鸟在空中争斗,渔翁静静地等待,最终捡到了掉落的猎物。这样的场景可以通过宁静的音乐和湖面的画面来表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profit from someone else's misfortune”或“to benefit from a situation without effort”,虽然不如“渔翁之利”那样具有形象性和文化内涵,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意思。
“渔翁之利”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它揭示了人们对意外好运的复杂情感。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人类心理。
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
茅盾《虹》:“上海人所崇拜的就是利,而且是不用自己费力的~。”
1.
【渔】
(会意。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捕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渔,捕鱼也。 、 《礼记·月令》-命渔师伐蛟,命渔师始渔。 、 《诗·鲡传》-獭祭鱼然后渔。 、 《淮南子·说林》-渔者走渊。 、 《汉书·王莽传》-以渔采为业。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组词】
渔樵、 渔采、 渔事、 渔弋、 渔泽、 渔矶、
2.
【翁】
(形声。从羽,公声。本义:鸟颈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翁,颈毛也。 、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鸟头上毛曰翁。翁,一身之最上。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