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5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54:56
词汇“山伯”在文化中通常指的是梁山伯,是古代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男主角。这个故事在**家喻户晓,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山伯”字面意思是指山中的伯爵或**,但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故事中,它特指梁山伯这个人物,一个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的青年。
在文学作品中,“山伯”常用来指代梁山伯,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和悲剧的命运。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山伯”来比喻那些忠诚但命运多舛的爱情故事。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戏剧表演中,“山伯”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山伯”一词源自《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随着这个故事的流传,“山伯”成为了特定文化符号的代名词。
在文化中,“山伯”代表了传统的爱情观念,即忠贞不渝和牺牲精神。这个故事在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多次改编成戏剧、电影和电视剧。
提到“山伯”,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悲剧的爱情故事,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用“山伯”来比喻那些经历重重困难但依然坚守爱情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伯与英台,情深似海,化蝶飞舞,永世不分离。”
提到“山伯”,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装戏剧中的场景,或者是悠扬的古筝曲调,以及翩翩起舞的蝴蝶。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爱情悲剧故事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两者都是关于年轻恋人因家族或社会阻碍而无法结合的悲剧。
“山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不仅代表了特定的爱情故事,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忠贞爱情的向往和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文化背景对于深入理解词汇的含义和使用至关重要。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伯】
(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伯,长也。 、 《诗·邶风 ·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 《诗·周颂·载芟》-侯主侯伯,侯亚侯旅。 、 《仪礼·士冠礼》-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 、 《礼记·曲礼下》-五官之长曰伯。 、 《礼记·王制》-千里之外访方伯。 、 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
【组词】
伯氏、 伯兄、 伯氏、 伯歌季舞、 伯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