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2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25:59
欠资:指在邮寄过程中,邮资不足或未支付邮资的情况。通常发生在寄件人未支付足够的邮费,导致收件人需要补交邮费才能领取邮件。
“欠资”一词源于邮政行业的专业术语,随着邮政服务的发展而逐渐普及。在早期,邮政系统不够完善,欠资情况较为常见,因此这一术语逐渐被广泛使用。
在某些文化中,欠资可能被视为不诚信的行为,因为它涉及未履行支付义务。在社会层面,邮政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减少欠资情况,提高服务效率。
“欠资”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不满、失望或担忧,因为它可能导致邮件延迟或无法送达。在个人层面,遇到欠资情况可能会感到不便和烦恼。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次欠资的情况。当时我收到一封来自国外的信件,邮局通知我需要补交邮费才能领取。这让我意识到在邮寄国际邮件时,确保支付足够的邮资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欠资”比喻为未偿还的情感债务:
在情感的邮局里,
我寄出了一封欠资的信,
未付的邮费,
是你未曾回应的爱。
在不同语言中,“欠资”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在英语中,可以用“insufficient postage”或“underpaid postage”来描述类似情况。不同文化对欠资的处理方式和态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欠资”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邮政行业中的具体含义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词汇不仅涉及邮资支付的具体问题,还可能引发对诚信和责任的思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准确理解和使用这类专业术语对于提高沟通效率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1. 【欠】 ——如:“打哈欠”(dǎ hāqian)。
2.
【资】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资,货也。 、 《广雅》-资,川也。 、 《易·旅》-怀其资 、 《诗·大雅·板》-丧乱蔑资。 、 《战国策·秦策一》-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战国策·燕策》-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 、 《广东军务记》-富者捐资。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 、 清·周容《芋老人传》-厚资而遣之。
【组词】
投资、 内资;外资;集资;薪资、 茶资、 资业、 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