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3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38:48
“下射”这个词汇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从高处向低处射击或投射的动作。它可以用在军事、体育(如射箭)、工程(如水力发电站的水流下射)等多个领域。
“下射”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下”和“射”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方向和动作。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存在,主要用于描述从高处向低处的射击或投射行为。
在**古代战争文化中,“下射”是一个常见的战术动作,如城墙上的弓箭手向下射箭,以保卫城池。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更多地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和工程。
“下射”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紧张的战斗场景或高效的水力发电过程。它传递出一种力量和控制的感觉,同时也可能带有一种压迫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更多地在观看历史战争电影或讨论工程项目时遇到这个词汇。例如,在观看一部关于古代战争的电影时,我可能会听到“弓箭手从城墙上向下射箭”的描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下射”:
高塔之上,箭矢如雨,
下射之声,响彻云霄。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战争的画面,城墙上的弓箭手正向下射箭。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紧张的战斗音乐,伴随着箭矢下射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ownward shot”或“downward firing”,用于描述从高处向低处的射击或投射动作。
“下射”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精确描述从高处向低处射击或投射动作的术语。它在文学、军事和工程等领域都有应用。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都有所提升。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