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7:42
词汇“下定”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下决心、做出决定的意思。它强调的是在经过考虑后,坚定地做出某个选择或承诺。
“下定”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下”(表示动作的开始或确定)和“定”(表示稳定或确定)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定”已有确定、稳定的含义,而“下”则加强了这种决定的坚定性。
在**文化中,“下定”常常与个人的意志力和决心相联系,强调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不移。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使用,强调了个人责任和决断力的重要性。
“下定”这个词给人一种坚定和决绝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决心。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下定”来描述自己在做出重要决定时的状态,如决定换工作或搬家。每次使用这个词,都让我感到自己是在做出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
在诗歌中,“下定”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我下定决心,
不畏前路崎岖,
只为追寻那一线光明。
视觉上,“下定”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站在悬崖边,面对着广阔的天空,做出坚定的选择。听觉上,可能是一段激励人心的音乐,伴随着坚定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下定”可以对应为“make up one's mind”或“decide”。这些表达在英语文化中也强调了决心和决定的重要性。
“下定”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有力和常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做出决定的行为,还强调了这种决定的坚定性和不可逆转性。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下定”这样的词汇,对于传达清晰和有力的信息至关重要。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