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4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45:21
市易(shì y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市场交易”或“市场交换”。它通常指的是在市场上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强调的是交易的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
市易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市场经济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丰富,涵盖了更广泛的经济交易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市易不仅是经济活动,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部分。它体现了人们之间的互惠互利和社会秩序。
市易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繁忙的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热闹的交易场景。它可能带来一种生机勃勃和充满活力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市易可能涉及到我们去市场购物、参与网络交易等行为。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理解市易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可以将市易描绘为:
市易声中,人来人往, 货物琳琅,交换繁忙。 一纸契约,两心欢喜, 经济脉动,社会和谐。
市易可能让人联想到市场中的叫卖声、讨价还价的声音,以及各种商品的色彩和形状。这些声音和图像共同构成了市易的生动场景。
在英语中,市易可以对应为“market exchange”或“trade”。不同文化中,市场交易的形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经济交换功能是普遍存在的。
市易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经济交易的基本行为,也承载了社会交往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市易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经济活动,以及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
1.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
2.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引证】
《列子·汤问》-寒暑易节。 、 《战国策·魏策》-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易寡人之璧。 、 《左传·哀公八年》-楚人围宋,易子而食。 、 李斯《谏逐客书》-移风易俗。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组词】
易筋经、 易箦、 易货、 易地、 易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