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7:32
“深恶痛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极度厌恶和痛恨。其中,“深恶”表示厌恶的程度很深,“痛嫉”则指痛恨和嫉妒。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不满和憎恨。
在文学作品中,“深恶痛嫉”常用于描述主人公对反面人物或不公正现象的强烈反感。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简洁的表达方式,如“非常讨厌”或“极度憎恨”。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评论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对违法行为或不道德行为的强烈谴责。
同义词:
反义词:
“深恶痛嫉”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深恶”和“痛嫉”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表达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强烈厌恶和痛恨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深恶痛嫉”常用于表达对不道德行为或社会不公的强烈反感。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涉及道德批判和社会正义的讨论中。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愤怒和厌恶。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不公正、腐败和邪恶的行为,激发人们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对某些不公正现象的深恶痛嫉,例如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贪污腐败的案例,我会感到非常愤怒和失望。
在诗歌中,可以将“深恶痛嫉”融入表达对社会不公的强烈谴责:
深恶痛嫉,世间的黑暗,
正义之光,何时能照亮?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黑暗和腐败的画面,如阴暗的街道、腐败的官员等,这些图像可以增强“深恶痛嫉”的视觉联想。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愤怒的音乐或激烈的演讲,增强这个成语的情感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eply detest and loath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义相似。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可能使用“極度に嫌う”来表达类似的情感。
“深恶痛嫉”这个成语在表达强烈厌恶和痛恨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情感的深度,还体现了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1.
【深】
(形声。从水,深声(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引证】
《说文》-深,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
2.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3.
【痛】
(形声。从疒,甬声。疒(chuáng),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痛,病也。 、 《易·说卦》-坎为耳痛。 、 《韩非子·喻老》-桓侯体痛。 、 汉·王充《论衡·订鬼篇》-身体痛。 、 、
【组词】
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 痛疾、 痛脚、 痛煞、 痛痹、 痛痒
4.
【嫉】
(形声。从女,疾声。本义:忌妒才德地位等美好的人)。
同本义。泛指忌妒。
【引证】
《广雅》-嫉,妒也。 、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 、 、
【组词】
嫉诬、 嫉病、 嫉心、 嫉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