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0:11
词汇“桐爨”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桐爨”进行分析:
“桐爨”由两个字组成:“桐”指的是桐树,“爨”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烧火做饭。因此,“桐爨”字面意思是指用桐树木材烧火做饭。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桐爨”可能用来形容一种简朴或古朴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描述隐士或文人墨客的生活时。在口语或现代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被使用。
同义词:可能包括“柴爨”(用柴火做饭)等,但这些词汇同样不常用。 反义词:由于“桐爨”本身就是一个较为特定的词汇,反义词并不明显,可以考虑“电炊”(用电做饭)等现代词汇。
“桐爨”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桐”和“爨”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过程。在古代,由于桐树木材易得且燃烧持久,常被用作燃料。
在**传统文化中,桐树常与文人墨客的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因此“桐爨”也带有一种隐逸文化的色彩。
对于现代人来说,“桐爨”可能引发一种古朴、宁静的情感联想,也可能让人联想到远离现代喧嚣的生活方式。
由于“桐爨”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几乎不会用到,因此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
在创作中,可以将“桐爨”用于描述一个古代场景,如:“在那遥远的山村里,老人依旧用着桐爨,炊烟袅袅升起,仿佛时光倒流。”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村庄,炊烟从用桐树木材燃烧的灶台上升起。听觉上,可能是柴火燃烧时的噼啪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桐爨”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可能存在,如描述使用特定木材烧火做饭的情景。
“桐爨”是一个充满古风和隐逸色彩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汉语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深度。在学*汉语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语言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1.
【桐】
(形声。从木,同声。本义:木名,也名“荣”)。
树名 古书中多指梧桐科的梧桐,还有大戟科的油桐,玄参科的泡桐等。
【引证】
《说文》-桐,荣也。 、 《尔雅》。按,与梧同类而异,皮青而泽,荚边缀子如乳者为梧,亦谓之青桐。皮白,材中琴瑟,有华无实者为桐,亦谓之梧桐。-荣,桐木。 、 《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 、 《礼记·月令》-桐始华。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工之侨得良桐。
【组词】
桐人、 桐子、 桐木人、 桐花烟、 桐杖
2.
【爨】
烧火做饭。
【引证】
《广雅》-爨,炊也。 、 《说文系传》-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 、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组词】
爨人、 爨室、 爨妇
烧;烧煮。
【引证】
《水经注》-常若微雷响,以草爨之,则烟腾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