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9 06:1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9 06:15:36
深恶痛诋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对某人或某事感到极其厌恶和痛恨,并且强烈地批评或指责。这个成语强调了厌恶和批评的深度和强度。
在文学作品中,深恶痛诋 常用于描述主人公对某种社会现象、人物行为或道德败坏的强烈反感。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表达对某人行为的极度不满或批评。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评论中,它可能用于描述对违法行为或政策失误的严厉批评。
同义词:深恶痛绝、痛心疾首、切齿痛恨 反义词:赞不绝口、推崇备至、心悦诚服
深恶痛诋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情感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强烈的厌恶和批评——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深恶痛诋** 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道德和正义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不公正和不道德行为的强烈反对。
使用 深恶痛诋 这个词汇时,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道德愤怒和对正义的追求。它让我联想到历史上那些勇敢揭露社会弊端的人物。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多次使用 深恶痛诋 来表达对某些不公正行为的强烈不满,这帮助我在团队中树立了正义和诚信的形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深恶痛诋,那贪婪的嘴脸,
在正义的光芒下无处遁形。
深恶痛诋 让我联想到法庭上律师严厉的指控声,或是历史剧中英雄人物面对邪恶势力的坚定眼神。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utterly detest and condem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强度相似。
深恶痛诋 是一个强有力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强烈的情感,也体现了对正义和道德的坚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清晰地传达我的价值观和立场。
我们对于旧文字,应该不要那么时髦地一概的深恶痛诋。
1.
【深】
(形声。从水,深声(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引证】
《说文》-深,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
2.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3.
【痛】
(形声。从疒,甬声。疒(chuáng),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痛,病也。 、 《易·说卦》-坎为耳痛。 、 《韩非子·喻老》-桓侯体痛。 、 汉·王充《论衡·订鬼篇》-身体痛。 、 、
【组词】
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 痛疾、 痛脚、 痛煞、 痛痹、 痛痒
4.
【诋】
(形声。从言,氐(dǐ)声。本义:诬蔑,毁谤)。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诂二》-诋,毁也。 、 《汉书·刘向传》注-诋毁也,辱也。 、 《汉书·息夫躬传》-历诋公卿大臣。 、 《墨子·修身》-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
【组词】
诋诟、 诋讦、 诋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