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7:38
词汇“宵漏”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语。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宵漏”字面意思是指夜晚的漏刻,即古代计时器具在夜间记录时间的方式。在古代,人们使用漏壶(一种通过水流计时的装置)来测量时间,而“宵漏”特指夜晚使用漏壶计时的行为或时间。
由于“宵漏”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用以描绘夜晚的静谧或时间的流逝。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中,可能会提及古代的计时方法,包括“宵漏”。
“宵漏”一词源于古代对时间的计量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不再使用漏壶来计时,因此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逐渐成为了一个带有历史色彩的词汇。
在**古代文化中,时间观念非常重要,而“宵漏”作为计时的一种方式,反映了古人对时间的重视和对夜晚的特殊情感。
对于现代人来说,“宵漏”可能会唤起一种古朴、宁静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夜深人静时对时间的感慨。
由于“宵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参与历史文化相关的讨论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利用“宵漏”来营造一种古风或怀旧的氛围,例如:“月下独酌,听宵漏声声,忆往昔繁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宫廷夜晚的画面,漏壶中的水滴滴落,伴随着夜的寂静。听觉上,可以想象水滴滴落的声音,伴随着夜晚的宁静。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计时工具和概念,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对应的词汇和使用情况会有所不同。
“宵漏”作为一个带有历史和文化色彩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和计量方式,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1.
【宵】
(形声。从宀(mián),肖声。从“门”表夜间昏暗。本义:夜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宵,夜也。 、 《书·尧典》-宵中星。 、 《周礼·司寤氏》-禁宵行者。 、 《淮南子·精神》。注:“长夜之中也。”-甘暝太宵之长。 、 《尔雅·释鸟》。樊注:“夜为农驱兽者也。”-宵扈宵。 、 《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宵。 、 李白《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组词】
宵烟、 宵宿、 宵夕、 宵中、 宵分、 宵行、 宵征、 宵朗
2.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