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2:37
词汇“扑击遏夺”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组合,它似乎是由几个动词组合而成的,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广泛认可的定义。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将这个词汇拆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由于“扑击遏夺”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是个别作者或特定文本中的创造性使用。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一种激烈的、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如在战斗或竞争场景中。
由于“扑击遏夺”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中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扑击遏夺”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积极进取的行为,如在商业竞争中迅速采取行动以获得优势。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紧张、激烈和动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快速、有力的动作和竞争。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文学创作或专业讨论中。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扑击遏夺”来形容自然界中的捕食行为,如鹰扑击猎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猛禽扑击猎物的场景;结合声音,可能是快速移动和物体碰撞的声音。
由于这个词汇不是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扑击遏夺”作为一个非标准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受到特定语境和作者意图的限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丰富性和创造性,但也需要注意其适用性和理解难度。
于是乎聚众多之徒,以深山广泽林薮,扑击遏夺。
1.
【扑】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击,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扑,挨也。 、 《广雅》-扑,击也。 、 《通俗文》-连杖曰扑。 、 《淮南子·说林》-荫不祥之木为雷电所扑。 、 《史记·刺客列传》-举筑扑秦皇帝,不中。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即扑杀汝。
【组词】
扑掌、 扑作教刑、 扑刑、 扑抶、 扑责、 扑枣
2.
【击】
(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以击柱。 、 、 《资治通鉴·唐纪》-留击柝者。 、 、 《楚辞·九歌·国殇》-援玉 枹兮击鸣鼓。
【组词】
击壤、 击节、 击鞠
3.
【遏】
(形声。从辵(chuò),曷声。本义:抑制;阻止,阻拦)。
阻止。
【引证】
《尔雅·释诂》-遏,止也。 、 《易·大有卦》-君子以遏恶扬善。 、 《书·汤誓》-夏王率遏众力。 、 《诗·周颂·武》-胜殷遏刘。 、 《诗·大雅·民劳》-式遏寇虐。 、 《列子·汤问》-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锄其直,遏其生气。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组词】
遏捺、 遏密、 遏讼、 遏塞、 遏刘
4.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