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3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32:25
失势:指失去原有的权势或地位,不再掌握或影响决策和事务。
失势一词源于汉语,由“失”和“势”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势”常指权力或影响力,而“失”则表示失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
在许多文化中,失势往往与失败、挫折和失落感相关联。在政治和社会变革中,失势的人物或团体常常成为历史反思的对象。
失势一词常带有一种悲凉和无奈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人生的起伏。
在职场中,我曾目睹一位资深员工因公司重组而失势,他的经验和知识本应得到尊重,但新领导层的决策使他逐渐边缘化。
在诗歌中,可以将“失势”融入描述历史变迁的诗句:
王朝更迭,英雄失势, 历史长河,波澜不惊。
失势可以联想到夕阳下的孤独身影,或是寂静的宫殿中回荡的叹息声。
在英语中,“失势”可以对应为“lose power”或“fall from grace”。不同文化中,对失势的描述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
失势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权力的丧失,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社会和历史的脉络。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