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4:23
杂货铺:字面意思是指销售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小商店,通常包括食品、日用品、小工具等。基本含义是指一个提供多种杂项商品的零售店铺,满足周边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杂货铺一词源于汉语,历史悠久,最初可能指的是销售各种杂物的摊位或小店。随着商业的发展,杂货铺逐渐演变成提供更多种类商品的小型零售店。
在许多文化中,杂货铺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也是社区交流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节点。它们反映了社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特色。
杂货铺常常让人联想到温馨、亲切和便利。它们是社区生活的一部分,带给人们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家附近的杂货铺是我和朋友们经常光顾的地方。那里不仅有我们喜欢的零食,还有老板娘温暖的笑容和邻里间的闲聊。
在诗歌中,杂货铺可以被描绘成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小世界:
街角的杂货铺, 藏着岁月的秘密, 每一罐糖果, 都是童年的回忆。
想象一下,走进一家杂货铺,你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听到老板热情的招呼声,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这种体验可以通过图片、音乐或视频来再现。
在不同文化中,杂货铺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经营方式。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店铺可能被称为“grocery store”或“convenience store”,而在日本,则有“コンビニ”(convenience store)这一特殊形式。
杂货铺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零售业态的一种形式,也承载了社区文化和个人情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表达生活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杂】
(形声。从衣,集声。本义:五彩相合)。
同本义。
【引证】
《周礼·考工记》-画绘之事,杂五色。
2.
【货】
(形声。从贝,化声。本义:财物)。
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
【引证】
《说文》-货,财也。 、 《书·洪范》。郑注:“掌金帛之官。”-二曰货。 、 《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商贾阜通货贿。 、 《礼记·曲礼》-司货。 、 《仪礼·聘礼》。注:“货,天地所化生谓玉也。”-多货则伤于德。 、 《国语·晋语》-假货居贿。 、 、 《韩非子·五蠹》-而货财寡。 、 《史记·项羽本纪》-贪于财货。 、 《商君书·立本》-治行则货积。 、 《聊斋志异·促织》-居为奇货。
【组词】
货儿、 货易、 货财、 货贿
3.
【铺】
商店。俗作“铺”。
【引证】
《韵会》-铺,贾肆也。 、 《正字通》-铺,俗作舖。
【组词】
饭铺;杂货铺;当铺;铺家、 铺席、 铺行、 铺舍、 匠人铺、 铁匠铺
驿站。古代传递公文和投递信件的地方。现多用于地名。
【引证】
《元史·兵志四》-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
【组词】
铺司、 铺兵、 铺舍、 铺马、 铺递